基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 2022年度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2-12-14浏览次数:1048

基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

2022年度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20221129日,基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技术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上海杨浦召开。中心委员会专家、复旦大学科研院基地建设和成果管理处赵岩处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林鑫华教授、中心主任卢大儒教授及师生代表近10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杨胜利院士主持,他首先介绍了线上参会的技术委员会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赵国屏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钱前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祯、同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兼上海南方模式生物中心主任费俭、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林拥军教授、江南大学药学院金坚教授、东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肖君华教授、天昊基因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正文博士。

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基地建设与成果管理处赵岩处长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致以热烈的欢迎,对工程研究中心过去建设中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还鼓励中心进一步凝聚方向,以评促建抓住十四五发展的机遇,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出中心的特色工作,鼓励中心在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在讲话中赵处长还提到了校内其他4家在生物医药领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表示学校方面会对中心评估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也请中心技术委员会专家对中心各方面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

生命科学学院林鑫华教授向与会专家致以热烈的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院对中心启动实质性建设的重要性,肯定了中心在过去几年的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尤其是社会服务、中心成果转化方面的工作,并勉励中心各位教师多产出有影响力的标志性、突破性有社会影响力的成果。

接下来中心主任卢大儒教授就中心2022年度工作进展以及中心整体运行情况向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学校学院领导做了详细报告,分析了中心近三年知识产权、承担纵向项目、横向合作以及社会服务工作情况,希望中心可以发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整体优势,鼓励中心各位老师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积极申报专利申报国家和省部级奖项。抓住机遇,迎接评估,把中心建设为我国基因技术创新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重要基地,推动我校相关领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和人才培养,让基因技术真正造福人类,服务社会。

中心主任卢大儒教授做中心年度进展报告


专题报告环节由中心副主任朱焕章教授主持,王鹏飞研究员、黄强教授、张经纬青年研究员、卢宝荣教授和王陈继副教授分别以《新冠病毒的抗体筛选和疫苗评估》、《核酸适配体分子的计算优化与设计》、《液滴微流控与高通量生物》、《民以食为天:基因、生物技术与国家粮食安全》和《基于泛素-蛋白酶体/自噬系统的疾病药靶发现和靶向治疗策略》为题介绍了各自团队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王鹏飞研究员分享团队在疫苗抗新冠感染的保护力评估结果,并提出未来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的研究策略和方向


黄强教授分享了生物分子识别的核心问题,团队在核酸适配体设计与优化所做的工作,展示了生物分子模拟与计算的数字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成果

青年研究员张经纬分享了团队从液滴微流控到多重数字PCR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研究成果,介绍了技术引领的成果转化以及与企业合作情况;


卢宝荣教授围绕粮食安全问题,分享他对基因技术与现代农业、生物种业与生物技术、以及转基因争议的焦点、生物安全等问题的研究心得


王陈继副教授分享了团队在蛋白质稳态调控参与肿瘤和遗传疾病的作用机制和靶向治疗的策略,以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罕见病和痉挛性截瘫疾病为例分享了他与合作伙伴在疾病治疗潜在药靶的发现到验证的过程;


杨胜利院士对中心2022年度工作做点评


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就中心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专题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一一就2022年度中心工作进展、建设方案以及如何迎接教育部评估进行了讨论,肯定了中心2022年度的工作成绩。同时,专家们也在中心的研发能力提升、亮点成果总结与数理、技术体系系统化和集成化,有价值的专利国际化布局和许可,以及与企业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在中心评估体系中的工程技术研发能力与水平、成果转化与与专利转移模式、分析中心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外所处的地位以及短板的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专家一致认评估本身不是问题,只要对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要求梳理好过去几年的工作,凝练出重点和亮点。强调更重要的是务实为国家战略服务,与地方政府合作、服务社会,把中心这个平台真正建设好。

最后,卢大儒主任作总结致谢,他代表中心成员对校科学技术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以及中心技术委员会的委员专家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分报告质量都很高,也感谢专家们对中心迎接评估以及未来建设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