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骧

发布时间:2021-05-06浏览次数:3696

       陈世骧,昆虫学家,进化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世骧,192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34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以鞘翅目叶甲总科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叶甲总科三科分类改进为六科系统,为国际同行采用。发表昆虫新种700多个,新属60多个。50年代开始研究物种问题、分类原理和进化规律。1975年总结了“又变又不变”的物种概念,指出:进化在物种又变又不变的矛盾统一中进行;把分类特征区分为新征与祖征,指出新征是变的产物,体现间断,是分的依据,祖征是不变的保持,体现连续,是合的根据;所著《进化论与分类学》,首次将物种概念、进化原理和特征分析,综合为进化分类学的一个理论体系,为分类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概念和特征分析方法。

又变又不变的物种概念

       从遗传机制和分类事实,陈世骧作了如下结论:物种是变的,又是不变的,变是物种发展的根据,不变是物种存在的根据,变是绝对的,是主要的矛盾方面,物种在又变又不变的矛盾中演变。这一“又变又不变的物种概念”,是陈世骧的进化论与分类学的理论核心和立论根据。

物种概念与分类原理

       陈世骧指出,分析分类特征,首先应把特征分为两类:新征和祖征。每一物种都有自己的种征,种征是物种的新征,是随着新种的形成而产生的特征,代表物种的变的一面。每一物种又都具有它所隶属的一系列的上级单元特征,这些上级特征都是物种所保持的祖征,代表其不变的一面。新征与祖征是相对的,种的特征对物种本身来讲是特有的新征,对种下单元以至种内个体来讲,则是共有的祖征,各级单元都是如此。所以上级单元的特征是下级单元的祖征,本级单元的特征是本系获得的新征。同一特征,在这一情况下是新征,是变的产物;在另一情况下又是祖征,是不变的保持。各级单元的特征有一定的出现时序,单元的级别愈高,其特征的出现时间愈早,界级特征早于门级,门级早于纲级,纲级早于目级,目级早于科级,等等,这叫做特征时序。上下单元之间的特征时序反映了祖征的阶段发展,祖征是进化的历史记录,体现了连续渊源,是追溯系统关系的根据。对立单元之间的特征对比显示了新征的独特性质,新征是本系的起源标志,体现间断发展,是建立单源系群的根据。

       每一物种或物类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占有两种地位,时间上的宗谱地位和空间中的生态地位。分类特征可以反映宗谱分支,亦可反映生态适应。分支系统学派主张宗谱分支是系统分类的唯一标准,进化分类则除宗谱分支外,还考虑支系的进化阶段和生态适应水平,即历史发展中的时空统一关系。陈世骧进一步阐明,分类是分与合的对立统一,分中有合,合中有分,两者互相对立,相互依存,而又相互转化。

物种概念与选择原理

       人们把自然选择区分为两大类型:前进性选择和稳定性选择。陈世骧指出,前者是变的促进,后者是变的抑止。所谓稳定性选择,系指在环境相对稳定下的选择,它的特点是保持群体中的常态型个体,淘汰两端的变异较大的个体。事实上,自然选择的作用也是又变又不变的,它有促进变的一面,又有稳定不变的一面。这是自然选择的两重性,和遗传的内因结合,成为物种又变又不变的一种外因。

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

       陈世骧在以下几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进化论学说。

大量生殖与生存斗争 

      按照达尔文学说,大量生殖是生存斗争的原因,自然选择的根据,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陈世骧指出,大量生殖又是生存斗争的结果,也是一种适应现象,是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的结果。

进化路线与自然选择 

      在讨论《生物界级分类的新概念》中,魏泰克(1969)指出,植物、菌类和动物组成为生物生态系统的三个基本环节,决定生物进化的三条基本路线。陈世骧进一步阐述,绿色植物是自养生物,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它们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质合成有机养料,供养自己,又供养异养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根本问题是“光合”,核心要求是“抓光”。菌类,包括细菌和真菌,是异养生物,是自然界的分解者,它们从植物(或动物)得到食料,又把有机食料分解为无机物质,反过来为植物供应生产原料。菌类取食的特点是“吸收”,它们生命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抓面(吸收面)”。动物也是异养生物,它们是自然界的消费者。动物的取食方式是“摄食”,它们生命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抓食”(其反面是避抓)。所以植物进化是适应于“抓光”的斗争,菌类进化是适应于“抓面”的斗争,动物进化是“抓食”的斗争。三种斗争都是取食的斗争,取食斗争又决定于取食方式,正是三种取食方式(或营养方式),决定了生物进化的三条基本路线。根据以上事实,陈世骧总结了三个结论:

1、取食斗争与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的含义十分广泛,包括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外界物理条件之间的复杂关系。三条进化路线的事实说明,取食斗争是生存斗争的主要矛盾,“进化是植、菌、动三条取食路线的生存斗争”。这是其第一个结论。

2、路线因素与具体因素 

       自然选择作用于两种因素:路线因素和具体因素。以动物为例,基于它们的抓食路线,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逐渐导致“感觉——神经——运动”等复杂器官系统的发展,表现为进化的路线方向。但每一物种,根据其一定的机体水平和生态地位,又各自适应于一定的生活条件,表现为进化的具体方向。所以“自然选择作用于两种因素”。这是其第二个结论。

3、内因与外因 

       变异与遗传作为生命的特征是进化的内因,自然选择作为外界条件对变异的考验是外因。这是一般的理解。三条取食路线是以前所未曾注意的内因,因为决定路线的营养方式是生物本身的特征,不是外界条件。这是其第三个结论。

总的来讲,三条路线本身亦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对昆虫进化的研究

       陈世骧对昆虫的进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昆虫在进化上有三个大基本问题:昆虫纲的起源、昆虫翅的起源和全变态昆虫的起源。阵世骧于1955年发表了“昆虫纲的历史发展”一文,首次对这三个问题作了辩证的、富有创见的论述。他认为,这三个问题代表昆虫进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历史的阶段发展是前后继承的,彼此互相关联的。

生物进化的十大突破

        陈世骧把生命史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总结为“生物进化史上的十件大事”,表现为十次巨大的突破,即:一、从无机到有机——生命的起源;二、从非细胞到细胞——细胞的起源;三、从异养到自养——藻菌生态系统的形成;四、从嫌氧到喜氧——能量代谢的提高;五、从原核到真核——细胞机构的复杂化;六、从无性到有性——变异机制的发展;七、从两极到三极——植物、菌类(真菌和细菌)、动物生态系统的形成;八、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机体的复杂化;九、从水到陆——生物占领陆地;十、从猿到人——劳动创造社会文化。(注:原文“十”标题为“劳动创造人类”,现据陈世骧生前意见作此修改)。